
敲黑板!划重点!
HPV疫苗马上就可以
免费接种了!
10月30日,国家疾控局等七部门发出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就是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自2025年11月10日起,组织各地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间隔6个月)。此前已自费接种首针疫苗的适龄女孩,也可免费接种第二针。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HPV疫苗接种的主要目标人群为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结合我国女孩发育特点、发生性行为平均年龄等,我国将13周岁女孩作为目标人群。
《通知》指出,宫颈癌是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能够有效预防高危型HPV感染,减少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生。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90%的15岁以下女孩完成HPV疫苗接种。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十部门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促进HPV疫苗接种,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HPV疫苗接种试点,探索多种渠道支持资源不足地区适龄女孩接种。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出台政策,为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8个省份在全省或部分地区通过民生实事项目等形式,对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或给予补贴,为国家层面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提供了实践基础。
广东省为加速推进宫颈癌进程疫苗接种,保障女性健康,自2022年9月开始持续为初中适龄女生提供HPV疫苗免费接种服务。
网友们表示
“太好了!”“支持!”
宫颈癌预防
HPV疫苗接种等
相关的问题有哪些?
该怎么做?
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感染高危型HPV并不等于得宫颈癌,但如果持续感染,就有可能发生上皮内瘤样病变,或者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
在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病变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发生HPV持续感染,进而患宫颈癌:吸烟、初次性行为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器官/骨髓移植后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等)。
如何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可以通过疫苗接种、定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及时接种HPV疫苗能够预防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从而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这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全球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已上市的HPV疫苗可有效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的发生。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部分人群因各种原因没有接种HPV疫苗,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些人群需要定期的宫颈癌筛查。另外,HPV疫苗属于预防性疫苗,不能清除已存在的HPV感染,也不能阻止已有病变的进展,所以仍需要定期的筛查。
如果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可通过及早治疗、健康管理等措施,减少宫颈癌的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接种HPV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国家免疫规划HPV疫苗的接种对象为未成年人,接种疫苗通常需要监护人,包括父亲、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陪同。完成首剂接种后,间隔半年接种第二剂次,间隔期最好不要超过一年。
接种时,携带孩子及监护人的身份证件、儿童预防接种证,详细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既往的疾病史、过敏史、接种禁忌等情况,由接种医生来判断本次是否可以接种。如在学校设立的临时接种点接种疫苗,学生要提供监护人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再进行疫苗接种。
接种HPV疫苗后,可以用棉签轻轻按住接种部位,避免揉搓,并务必保证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回家后,适当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多喝水。如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局部反应,通常居家处理即可,如冷敷缓解疼痛等。如出现低热(小于38.5摄氏度)、乏力、食欲减退等情况,注意多休息。如出现严重不适,建议及时请医生诊治。
许多临床研究证据证明,HPV疫苗和其他疫苗(如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等)同时接种,没有发现有效性降低、安全性风险增加的情景。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时接种要选择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注射器,如左上臂接种HPV疫苗,右上臂接种其他种类疫苗。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深圳疾控
股票配资中心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