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向实控人购买写字楼的关联交易,拖延近两年仍未落定,标的资产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且零营收,所在市场空置率逼近40%——汉商集团近日公告的资产收购计划,在业绩滑坡的阴影下显得尤为突兀。
未定价的关联交易与持续亏损的标的
汉商集团6月29日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实控人阎志控制的武汉卓尔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收购武汉客厅项目艺术大厦B栋写字楼。蹊跷的是,核心的审计评估尚未完成,交易作价悬而未决。
这栋写字楼是笔“老生意”。早在2023年8月,汉商集团首次披露收购计划时,该资产就已被纳入收购范围。更值得关注的是标的资产质量:卓尔城投资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9月,艺术大厦B栋营业收入为零,净利润分别为-40.35万元、-339.57万元、-799.39万元,亏损持续扩大。公告解释亏损主因是“尚未产生租金收入”,且该资产目前处于全额抵押状态。
市场寒冬与业绩变脸
选择此时收购写字楼,与武汉市场现状形成鲜明反差。仲量联行报告揭示,2025年第一季度武汉优质办公楼空置率攀升至39.5%,租金持续下行。甲级、乙级办公楼净有效租金分别降至72.8元/平方米/月和61.3元/平方米/月,较去年末明显下滑。
这恰与汉商集团自身业绩颓势同步。公司2024年遭遇上市20年来首亏,净亏损1500万元。核心业务双双滑坡:药品收入降20.54%,商业运营收入降12.94%。今年一季度颓势延续,净利润同比暴跌78.21%。公司解释称,主要受子公司迪康药业集采冲击、成本上升及商业板块盈利能力下滑拖累。
转型双主业遇阻
回溯汉商集团发展轨迹,其自2020年在阎志入主后开启转型,斥资收购迪康药业、生殖医学中心股权等资产,确立“大健康+大商业”双主业。转型初期成效显著:2021年迪康药业并表推动营收激增197.91%,净利润增长88.36%。
然而双主业近年增长乏力。2022年、2023年营收几乎停滞,2024年更陷入亏损。被寄予厚望的迪康药业,在集采与成本压力下风光不再,商业板块同样增长疲软。此刻再议收购实控人旗下连年亏损的写字楼资产,且声称旨在“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逻辑令市场费解。
当核心主业承压、市场环境凛冽之际,汉商集团执意推进这笔关联交易,标的资产质量与改善现金流的承诺形成强烈反差。两年未决的收购进程、避而不答的运营数据询问,叠加持续恶化的财务报表,足以引发投资者对交易必要性及公允性的深度疑虑。在双主业转型成效未彰之时,公司资源是应聚焦主业纾困,还是注入问题资产?这笔悬而未决的收购,已成为检验汉商集团治理成色的关键试金石。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股票配资中心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